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动态>云州要闻

强链补链 推动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

来源:云州区融媒体中心 | 发布日期:2022-12-12 10:47

本网讯   今年引进黄花类重点项目6个:唯斯安黄花饮料及矿泉水生产运营项目、1600吨小分子清香型黄花白酒项目、大同黄花、杂粮交易中心项目、云创中心项目、云州区黄花产业互联网建设项目,总投资约3.5亿元……

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成立以来,咬定目标,大力发展黄花产业,协同创新强链、精准合作补链、企业带动延链,积极推动黄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。

做好“综合化+专精化”顶层设计,围绕黄花、小杂粮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,结合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,率先启动核心区建设,打造辐射晋北地区的综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。

精准定位国家黄花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、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针对产业链发展持续部署,逐步建立集科技、研发、产业孵化等平台,建设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基地,研发拓展精深加工产品,建设成为国家黄花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。

实施黄花产业链“链长制”,推进全产业链发展。市委常委、副市长担任大同黄花产业链“总链长”,云州区“链长”由区委书记担任,并组建产业链服务团,开展政策咨询、招商引资、技术指导等工作。而“链主”企业以重点项目为支撑,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合力作用,协同创新强链、精准合作补链、企业带动延链,共同推动大同黄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。

全方位构建黄花产业“差异化机制”,今年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,示范区黄花精深加工企业共13家,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(大同县三利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、大同市隆福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、山西宜发同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),市级1家(大同冰华食品有限公司),黄花相关产品已经形成系列。

积极推进黄花产品“五统一”(即品牌统一、标准统一、质量统一、价格统一、销售统一),营销形式多样。由政府牵头加强黄花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保护,强化行业背书,统一区域公用品牌为“大同黄花”,由市场局监督管理,保优汰劣,分步实施。以建设全国黄花交易市场为重点,引导全国各地黄花种植大户进入平台交易,实行线上统领线下销售模式,用产业互联网模式推进黄花“商仓流”一体化发展,促进市场规范建设,形成全国有机、健康、良性市场体系。

探索科技赋能,深化“校院企”合作。在省级及以上科研单位设立研发平台4个,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1人,重点开展黄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资源圃建设、黄花智能化采摘机研发、研制黄花酿酒及酿醋工艺、开发黄花果糖、开发黄花茶系列产品等技术。研究院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协同研究中心开发出清水黄花、黄花茶、复合黄花泡腾片、素食黄花菜等7款产品,“大同黄花”被推介为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“三品一标”典型案例。


据了解2021年云州示范区在全省农业类示范区考核排名第二,今年前三季度,5项考核指标稳中有进,完成序时进度,其中:新建产业项目投资完成3.438亿元,固定资产同比增速107.7%,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为6.5%,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4.3:1,绿色有机农产品覆盖率达到64.4%。获批以来签约的3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,总投资28.84亿元,其中投产18个,总投资7.43亿元。

云州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作为大同市现代农业产业的示范窗口,未来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,延伸培育商业贸易、物流集散、科研开发、科技展示等产业,构建集生产、加工、科研、流通、休闲与商贸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,让其成为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引擎、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、脱贫攻坚与云州区振兴的衔接载体,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,以新面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